24小时服务咨询热线
133-8288-8388
作者: 发布时间: 2019-07-26 1743 次浏览
一项可快速吸附过滤核污染废水,并可用于防治放射性物质碘-131及其他放射性碘同位素的扩散,广泛应用于核事故应急、核设施防护、医疗放射性废水处理的新技术,在河南研制成功。
一项可快速吸附过滤核污染废水,并可用于防治放射性物质碘-131及其他放射性碘同位素的扩散,广泛应用于核事故应急、核设施防护、医疗放射性废水处理的新技术,在河南研制成功。
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1年4月14日的检测报告显示,检测显示,将10克利用这一新技术制作的新材料——催化生物陶颗粒,浸泡在含有12640贝克/升的放射性碘-131的核废水中20分钟,可以吸附固定高达99.97%的放射性物质碘-131。性碘-131的核废水中20分钟,可以吸附固定高达99.97%的放射性物质碘-131。
另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实验室2011年4月13日的检测显示,利用这种新材料过滤放射性高达185万贝克/升的碘-125废水,仅用5分钟的水力停留时间,放射性碘-125去除率高达92%。这项国内首 创、国际领 先的新技术,是由一个环境科学、化学、生物学、物理等科学家组成的跨学科团队研制。
据介绍,这种新材料叫作催化生物陶,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陶瓷,也不同于传统的吸附材料;利用这种新技术制作的颗粒,是一种具有定向选择性功能的高吸附材料,可以快速、简便、高吸附固定放射性物质碘-131。
2021-09-09
2021-09-09
2021-09-09
2021-09-09
2021-09-09
2021-09-09
2021-09-09